廣州市貼牌服裝加工快速教你評估服裝工廠的產能
一、現場觀察的重要性
但如果我們作為品牌商,應該到供應商的現場,了解其生產狀況、生產效率、品質管控。作為加工廠,也應該到客戶的示范工廠,了解其生產的標準化流程,更好地為客戶服務。作為同行,如果有機會到其他工廠參觀,也是非常好的學習、對比、參照的機會。
對于服裝生產型企業來說,通過現場的任何細節,均可知微見著。任何大問題的產生,都可以從現場找到根源。即便是在有限的時間里走馬觀花,只要抓住重點,也能充分掌握工廠運作的關鍵信息。
二、車間現場的工作氛圍
在現場首先可以直觀地看到最真實的員工精神面貌,士氣高昂的員工與松散、冷漠的員工會形成鮮明對比。與現場工人交談幾句,從工人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也可以得到重要的第一印象,因為這些直接反映了工人的情緒及對工廠的滿意度。我們參觀過的一家工廠里,大部分車間都播放著歡快的音樂,一眼看過去,車工們你追我趕、勞動熱情很高,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工作,效率相對更高,產品的質量也會讓人更有信心。
在車間走動可以注意觀察是否有忙閑不均的、堆貨現象。例如組上大部分車工很忙,但有個別車工長時間在無所事事,或者是有的工位上的工人在長時間等待物料。存在這種現象說明工廠缺乏精益管理,人員利用率低,閑散的員工也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氛圍,整體工作效率低,成本必然更高。
應該留意車間的光線是否充足,空氣流通是否順暢,現場是否有異味,噪音是否太大,車間是否整潔,因為這些也會直接影響工人的心情,進而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很難想像一個現場氛圍懶散、低落、員工或心懷怨氣或無所事事的工廠能夠做好產品、創造效益。
三、空間利用與布局
有些工廠負責人可能認為生產車間越大越好,結果往往利用率很低,設備及工序布局很分散,除了浪費空間外,面、輔料也在工廠中進行著大量無謂的搬運。而日本等國家的多數工廠看起來沒那么壯觀,甚至略顯局促,但是空間利用率高,流轉效率也很高。
運輸工具不但占用空間,操作成本高,還會鼓勵不必要的物料移動。我們在一個客戶工廠看到很多推車在忙碌地穿梭,但是其中有大量的無謂搬運。例如同一批布料從A區搬到B區加工完后再搬回A區做后道加工,然后搬到C區處理,最后還要再搬回B區,搬運的浪費簡直達到極致。
原則上當天使用的生產面料應沿生產線存放,而不是在幾個庫存區分隔存儲,工具和工裝擺放應盡量靠近機器。工廠布局應保證產品流動的順暢性,盡量避免任何隔斷。如果在一個工廠中看到面料搬運距離長,搬運路線重復,或者搬運次數多,則說明布局不合理,空間利用不理想,也說明生產線沒有做到盡量集結。
四、現場標準化
標準是最佳的狀態和統一的執行參照。沒有標準就無從執行,就沒有改進的著眼點。生產現場應該有的標準很多,包括作業和品質標準,6S與安全標準、操作與維護標準,流程與返工標準、安全庫存標準等等。
通過觀察同一個工序的不同員工具體操作過程,可以發現其中是否有差異,包括動作的順序、操作力度、是否有遺漏等方面。有差異說明車工缺乏標準化操作培訓,則產品發生變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我們在一個供應商工廠考查時,發現不同的車工上拉鏈的手勢、順序不同,也沒有標準動作視頻參考,全憑車工自己的經驗,這樣的產品,用戶在使用時,難免會出現掉鏈現像。
五、生產品質的管控
現場觀察應著重留意車間對于不良品的處理方式。好的工廠會將問題暴露出來,而不是將不良品和廢品掩蓋起來。例如某工序有返工,管理好的工廠會用紅色標簽將其醒目標出,這樣可以立刻知道返工是否在增加,或者流水線的某工位是否正在生產不良品。
六、生產現場的目視化
看板管理、目視化管理是現場管理的基礎,是一個生產企業管理水平的直觀傳達。在管理良好的工廠中,目視化工具隨處可見。包括工作場所的組織與標準化、結果性指標目視化、標準作業目視化、控制性指標目視化、自動防錯與糾錯目視化、警報機制等等。參觀時,應注意尋找各種目視化工具。
目視化的管理看板,可分為靜態的和動態的管理看板。靜態的看板主要是傳達組織長期的管理理念,動態的看板是管理者隨時要把握的管理信息,更能反映一個工廠的管理水平和能力。
七、工具設備狀態
在好的工廠里,設備整潔而且保養良好,設備相關信息一目了然并且即時更新。如上圖是創嘉老師輔導的某工廠,每臺衣車都醒目地貼著一張卡片,上面記錄著該設備的型號、采購日期、價格、供應商、維修記錄、保養記錄等等。此外,日常點檢表也記錄得很完整,有的點檢表上清晰地記錄著操作工發現的隱患,以及設備部門的簽字及處理方案。這說明設備管理和保養形成了良性體系。
八、現場觀察注意事項
A 不能帶有色眼鏡來看現場,不能懷揣著結論到現場找證據,這樣往往會有失偏頗
B 現場不能光看表面,需要核對說的、寫的、做的是否一致,需要多問幾個為什么。
C 同時以宏觀和微觀的眼光來看,采用縮的方式聚焦細節,采用放的方式來看整體。